打完疫苗为什么要按住?
这几天,不少人接种疫苗后发现,接种部位的皮肤有轻微红肿,还有些人打完疫苗后,肚子疼、心跳加快,甚至有些人还出现了罕见的不良反应——溶血综合征。其实,打完疫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是正常现象,毕竟疫苗本身就是一种蛋白或基因制品,它不可能100%无副作用。从科学角度来看。疫苗不良反应是由于疫苗本身所含有抗原性物质、疫苗制造材料对人体所产生的副作用。一般而言,疫苗引起的不良反应大都在一天内就能缓解。
但是,人们有时为了转移这种短暂的不良反应,而对疫苗产生恐惧心理,实际上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而且,除了过敏反应以外,还有一种罕见的不良反应,那就是溶血综合征。专家表示,出现溶血综合征与疫苗本身的种类有关,现在我国上市的疫苗中还未出现能引起溶血综合征的疫苗。到目前为止,全世界也只有12例流感疫苗造成溶血综合征的病例报道。所以这种不良反应并不是很常见。虽然这个不良反应很少见,但是我们还是要了解,毕竟预防总是比治疗好的。
当然,除了溶血综合征以外,还有一些不良反应是可以避免的。就拿肚子疼来说,有些人打完疫苗后,没多久就肚子疼,而且一直疼了好久。其实,接种后的疼痛与腹泻、低血糖等身体反应一样,都是接种疫苗后,机体对疫苗产生的反应,这一点无需担忧。不过,疫苗注射进入体内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产生免疫作用,接种第一剂乙肝疫苗后,在接种第二剂疫苗3~8周时才产生有效的免疫力,这段时间,大家一定要管住自己的手,不要动不动就去揉自己的肚子。
另外,有一些人在打疫苗后会心跳加快,这也是一种不良反应。特别是一些原本就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打完疫苗后,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体,一旦发现心跳过快等现象,需马上咨询医生。
当然,打疫苗时一定要认准正规厂家的疫苗,不要胡乱吃药,也不要抱着一丝侥幸心理。如果打完后有不良反应,一定不要到处乱说,这样反而让别人对疫苗产生恐惧心理。
所以,打完疫苗后,一定要用正确的心态去看待不良反应。当然,能保护自己的健康,这些付出都是值得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