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怎么在夜里看东西?
@小灰 已经说了一些原因。补充几个:
1、猫的瞳孔可以随意调整,白天变小夜晚变大。
2、所有哺乳动物都是夜间视力良好,它们眼睛中有结构跟鸟类的晶状体类似,有凸透镜的作用,可以把光线集中起来形成视觉。只是不同动物对光线的敏感性不一样而已(比如狗对颜色敏感但对亮度不敏感,而猫正好相反)。所以夜视仪中的“夜视”其实是指“暗视”,即只有黑暗的环境中才能看清,而在明亮处会盲目。
3、除了结构上的特点外,神经学上也有变化。所有的哺乳动物都有两种视者细胞,其中一种对光敏感称为杆状细胞,另外一种对色彩敏感成为锥状细胞。在眼睛中这些细胞通过一种复杂的机制相互配合完成对图像的颜色和亮度的感知。在夜晚或者是光线不足的地方,锥状细胞不起作用,于是杆状细跑感知色彩的能力也消失了,但是对光感还是有的。也就是说,在漆黑的夜里,猫的眼睛只能看到轮廓,但是没有细节。如果是近亲狮子老虎之类,则完全看不到。
4、除了眼睛本身,其他结构也有帮助。例如耳朵可以集光成象,用声音来“看见”周围的环境;再如嘴里的唾液淀粉酶也能起到类似于夜视仪的作用,把食物溶解之后再进行咀嚼,对于黑暗中摸索着前进的猫来说也是至关重要。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眼睛的结构与生理。
—— @王守崑 的答案好全面!我补充的这些他应该都已经提到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