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点病有哪些特征?
主要为害金鱼的皮肤和鳍条。病原为鱼白皮病假单孢菌和鱼白点斜肤虫等。白点病是金鱼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分布较广,流行较广,流行水温为15~25℃,最适合繁殖温度为20~25℃,秋末初冬和冬末初春容易发生流行。该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危害较重,常常引起金鱼成批大批死亡。
病原体寄生于金鱼体表和鳃的上皮细胞中,分泌黏液和酶,使寄生部位形成以病原体为中心的真菌结构,周围有几层辐射状的孢子,外表呈白点状。体表白点一般明显密集。病鱼体表和各鳍(尤其是尾鳍)上,可见到许多如盐粒状的白点,以致鳍条被蛀烂而导致中央部分凹入,整个鳍呈扫帚状,病鱼常在池边急促游动或跳越,并擦蹭池壁等处,严重时,常因鳍条被蛀烂、皮肤上皮组织的损伤与破坏、呼吸困难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