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肚子长斑点怎么样?
对于动物而言,体表颜色是他们的第二件衣服。当那件生物外衣上出现异常变化时,首先表示不解和怀疑的自然是它们的主人。
前不久,山东省济宁市一位读者来信询问:她家一只刚满一岁的贵宾犬,最近腹下及股内侧出现了一些类似斑点样的红褐色斑块,而且还在逐渐增多、扩大,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带着疑问,她先后到当地好几家宠物医院询问,兽医们有的说是“色素沉着”,有的说是“皮炎”,还有的说是“紫癜”,用药治疗后虽有暂时的疗效,但都不彻底,病情易反复。现在,斑点已遍布该犬腹部和后腿内侧,影响了犬的外观。为此,该犬的主人十分着急。
针对该犬的患病情况和治疗经过,笔者分析,该犬腹下出现的红褐色斑点应属于犬表皮“紫斑”或“紫癜(zhěn)”等类似症状,一般可由以下3种疾病引起:
皮炎。皮炎是各类炎症中最常见者。该病起病很快,常因过敏、感染、内分泌失调、免疫系统功能紊乱等多种不同病因诱发。皮下出血为其主要变化,皮肤上可能出现紫斑(或称紫癜、淤斑或出血斑)等多种类出血症状,有时还会伴有局部皮肤水肿、增厚和苔藓化等病变。可引起皮炎的致病菌种类繁杂,有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如螨虫)等。此外,饲喂不当或饲料中某些微量元素的缺乏也会引起皮炎,从而导致皮肤上出现类似斑块样的紫斑。
湿疹。该病多发于犬腹下、股内及肛周等毛较稀少的部位。通常发病不一,轻者局部皮肤上出现丘疹(俗称疙瘩或疹块),常因剧烈瘙痒而致使犬频繁地以该部抓挠,同时由于被毛潮湿,皮肤表层还可能出现糜烂或剥脱,并伴有恶臭和继发感染(即红斑、紫斑)。主要病因是由于饲喂不当、局部卫生不良、过胖或有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及内分泌机能紊乱而引起来的。
犬类常见皮肤疾病
传染性脓疱病(俗称“粉瘤”或“狼疱疮”)。该病也是由于微生物(病毒、细菌等)感染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临床症状是皮肤上首先出现带黄褐色糠麸样痂皮的丘疹,继而转化为圆球状脓疱,直径12――25毫米左右。轻者无症状,重者可有发痒和微热等表现,一般2――3周后可自行破溃,形成丘疹或痂皮,但新的病变又可不断出现,甚至蔓延全身。
对于以上疾病,在治疗时可根据其临床症状采取内服补佳乐、土霉素、螺旋霉素及皮下注射针剂等药物,大多可获得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