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会吐鱼骨头吗?
“喵、喵、喵!”楼上传来一阵猫叫。是邻居家的咪咪。我走到阳台上,咪咪快速地爬过来,一缩脖子,把头扎进双臂间,在胸前打个滚,舒舒服服地睡了。我俯身轻轻抚摸它的头,咪咪只是摇摇头,不动也不醒。我站起来,朝它狠狠地“哼”了一声,心说,不知道好歹的东西,再睡我就把你扔出去!其实,我喜欢猫。但喜欢和相处是两码事。别看咪咪长得可爱,它脾气古怪,从来不认生,但动不动就让人生气。去年夏天,有人扔了一只病危的小黄猫给我。我觉得可怜,就捡了回来,请先生买药给它治疗。不知怎么的,咪咪和小黄猫挺熟,小黄猫正要回家,被咪咪“逮个正着”,咪咪“张牙舞爪”地要去抢。我觉得莫名其妙,一个“受伤”的流浪猫,好不容易有个地方安身,怎么会这么有攻击性。不管我怎么对咪咪好心,它总是提防我,好像我是只老虎,会上去吃它一样。
有一次,我去“捡”它,在阳台看到它躲在一个小角落里,听见我来了,它既不跑,也不出来,只是“咕咕”地叫,仿佛在跟谁生气。我知道它这是在跟我要好的信号。我在它身边蹲下,它慢慢地走到我身旁,静静地卧着,眼中射出讨好的眼神。我轻轻揉它,它开心地打了个哈欠,伸了个懒腰,舔了舔我的手指,然后一窜,从阳台跳下了楼去。从那时候起,开始喜欢猫了。
其实,刚开始,我也是喜欢狗多一点。小时候住在乡村,小伙伴各家都有狗。一接近狗,就倍感亲切。尤其自家养的土狗,只要看见你有吃的,赶紧上前,摇着尾巴,向你靠近。你扔给它一块骨头,它就“哧溜”一下,很快地啃完,然后眯着眼睛,享受地打两个哈欠,转个身,趴着眯一会儿。这时候,你若走过去抚一下它的后背,它醒过来,冲你“汪汪”叫几声,冲你又摇头摆尾,屁颠屁颠地跟在你身边。
但是,日子久了,发现有些狗脾气坏得很。邻居家有一条大黄狗,喜欢争风吃醋,凡是谁家女人从它身边走过,它就“汪汪”大吼,若不是,就“狺狺”低吼,声音低哑而又凶恶。有一天,“二秃子”的小娘儿从它身边走过,它突然跳出围子,一把咬住了“二秃子”小娘儿的裤腿。“二秃子”在旁边看戏一般,没事人似的。要不是“老秃子”提着根木棍过去,把大黄狗拉开,估计“小娘儿”的大腿免不了一顿皮肉伤。之后,大黄狗见到“二秃子”的小娘儿,就“汪汪”乱叫。二秃子看上去不高兴,但也没有办法。那情形,大黄狗似乎是欺负弱
小,实则在对二秃子的不满发泄。很多年以后,二秃子跟老秃子打架,大黄狗忽然钻出来,对着二秃子“汪汪”一通乱咬,老秃子拼命地拦,也没拦住。结果,大黄狗几乎把二秃子的脸给咬破了。二秃子含着眼泪告状,到公社说是黄狗成精了。结果大黄狗还是被枪毙了。
所以,后来,我更喜欢狗。因为,据我观察,狗是比较单纯的动物。除非遭人恶意伤害,一般从不会主动伤人。即使不小心伤害到主人,也是无意行为,自己会很伤心难过,有时候还会默默地守护在主人身边,直到变老、死去。但是,猫就不同了。
有文献说,猫来自上古中国的“蚩尤”,后来与周公一战,“蚩尤”败走,变为猫。史书中有关猫的记载很多。其中《礼记》称“庶鸡斯赴者,如将食之,君闻其故,命主者为宫厨,因为鸱夷子,盖其为猫也。”这就是说,猫有恶煞之气,会传染疾病,所以,为了去除邪气,要把猫赶走,但又不忍心杀死它,于是将其赶走。《博物志》则云,“虎豹狼,皆嫌牝牡相视,惟猫鼠牝牡相遇,莫不知谨。”“鸮鸟母,夜飞呼其子名,猫今既化,呼鸮食其子。”也就是说,猫很通人性,猫爱自己的子,像“鸮鸟”贪食其子,猫把他儿子吃了。
传说归传说,但是,通过观察,我觉得猫确实比较像狐狸,经常是弓着身子,低着头,眯着一双似睡非睡的似笑非笑的眼睛,让人捉摸不透它心里想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