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猫嗅我是不是想吃我?

劳娉畔劳娉畔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小猫用鼻子做闻嗅动作时,头几乎水平地左右转动,时儿向下,时儿向上,鼻子来回动,好像在嗅什么气味似的,这是小猫的一种日常习惯动作。其实,小猫在利用鼻子“学本领”时,并不是纯粹在闻气味,有时也在“嗅”节奏,“嗅”空间,甚至还有“嗅”心跳和脉搏的。

人类的鼻子有鼻道,气道又长又窄,气流在鼻腔通过时,会使鼻黏膜受到摩擦和挤压,这样就把鼻腔、鼻道划分成了若干个空气流通的小空间,而每个小空间中都堆积有大量颗粒状的物质一鼻烟。鼻烟是由鼻腔内分泌物、灰尘和细菌等组成。若空气中有气味的食物,由鼻腔吸入的空气就会经鼻烟“过滤”,除去其中的有害物质,将清洁的空气送到肺内。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咽气”。人们在呼吸时,主要是吸进新鲜的空气,排出体内的污浊空气。但鼻孔并未经常张开,而是牢牢闭合的,完全是靠鼻烟“滤毒”的作用,才能在呼吸时鼻道不受到损害。若患了支气管炎、肺炎、脓肿等肺病,或长了鼻窦炎、鼻腔脓肿等,致使鼻黏膜发炎,使鼻烟丧失功能,就起不到闻嗅的作用了。

鼻子除了具有“嗅”的功能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敏感。人在闻到香料和油漆等气味时,感到芬芳扑鼻;闻到烂鸡蛋、烂鱼和腐败植物等气味时,则感到臭气熏天。这是因为鼻黏膜内部的触觉神经对气流十分敏感,而嗅觉受体神经元对浓度却很迟钝。当嗅物质接触鼻腔时,先由手嗅觉细胞接触嗅物质,细胞分泌物把嗅觉物质溶解,且细胞间的间隙极其稀疏,溶剂很容易扩散到细胞内,使嗅觉细胞受到刺激,产生兴奋,这种兴奋通过嗅神经传入中枢嗅觉神经系统。

据英国《每日邮报》近日报道,嗅觉是人类的一种本能,但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这种“被动式”的嗅觉功能还有助于发现疾病,尤其是肺部疾病。

研究人员表示,在正常人身上,每3300毫升肺泡大约有100万个嗅分子,其数量是每1000毫升血液中细胞的33倍。当血液流经肺部时,嗅分子与肺泡上的嗅受体结合,并传送至大脑嗅觉区,大脑对嗅受体刺激作出反应,进而识别人体所吸入气体及其所含的有害污染物。

研究人员还表示,嗅分子可以被吸入气道,但大多数在咳嗽反射和清痰时排出。一些有先天性嗅觉缺陷的病人(此病往往伴有脑损伤),即使吸入高浓度的嗅分子,也不会产生嗅觉。一些长期吸烟的人,每次咳嗽后会感觉稍好些,但其嗅能力依旧比不吸烟时受到损伤。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