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觉嚼东西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睡觉时要嚼东西?
睡觉时要嚼东西,这在医学上被称为“睡眠咀嚼”。虽然睡觉嚼东西是人们的睡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现象,但这一现象背后所反映出的健康问题却不容忽略。
美国一位研究专家对“睡眠咀嚼”现象进行了35年的研究。在研究中,当人们睡觉采用躺直体位时,口腔内的咀嚼活动可以减缓直至消失;而当人们睡觉时采用左侧体位时,口腔内的咀嚼活动会在半小时左右加剧,采用右侧体位睡觉时,情况则刚好相反。
专家指出:人们在睡觉时咀嚼东西是一种不自觉的行为,但其背后却隐藏着身体健康隐患。当人们在熟睡时,大脑发出错误的信号,使得口腔内部的肌肉在夜间休息时仍处于兴奋状态。且睡眠中的咀嚼动作难以控制,当某些肌肉受到刺激后便盲目地运动起来,与此同时,一些控制下颌骨运动的神经也呈现兴奋状态。这些神经在白天受大脑支配,夜里则脱离控制。当夜里睡觉时“咀嚼”发作时,除了会影响睡眠外,还容易伤害牙齿,引发胃病。
如何缓解和预防“睡眠咀嚼”?
从日常生活习惯上入手,养成以下6个好习惯,可有效避免因“睡眠咀嚼”而致病。
1、要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睡前刷牙,饭后漱口。还可以有选择地吃一些口香糖,但不可过多。
2、采用正确的睡姿。尽量选择仰卧及右侧卧位,睡势不要太僵直,这样才会避免在侧睡时受压的大牙神经在睡眠状态下仍处于兴奋状态。如果习惯左侧卧位者,建议将胳膊、非体力劳动的人群不要养成趴着睡觉的习惯,这样会迫使大牙神经一直活跃,很容易在梦里磨牙或流口水。
3、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谷维素片。每日2次,每次50毫克。
4、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氟奋乃啶,每日1次,每次1毫克。
5、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镇静安眠药。
6、做口腔牙齿矫正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