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心丝虫得病率高吗?
很遗憾告诉你,犬心丝虫病(简称犬心虫)是寄生虫中常见的一种,而且寄生率很高! 在自然环境下,各种蚤类叮咬动物或者通过消化道、呼吸道传播而使病原菌进入人体;在人体内发育成幼虫后,沿着血液循环到达心脏,当幼虫进入右心室后会顺着血液流至肺部并钻破毛细血管,使其在肺泡中发育成较大的幼虫。 这种幼虫可随同吸气而被吞入到消化道内,此时如果虫子碰巧被消化液杀灭,则不会有进一步的危害;但如果虫子“幸运”地逃脱了消化液的杀伤而继续发育时,则会通过幼虫期的变态发育最终成为成虫。 而作为寄生虫,心丝虫的主要危害在于其会引起较为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和神经系统症状。 当虫体在肺部发育成较大幼虫时,虫体可随深呼吸而钻入气管及细支气管,并诱发轻度炎症反应;若虫体随支气管黏膜下的粘液腺体进入食道,则可被吞咽入胃,继而进入肠道并被消化液分解,部分残骸可能经肾脏排出。 而在肺部,随着虫体的死亡和一些代谢产物的积累,会引发较严重的炎症反应,若炎症反应扩散至胸膜腔,则有可能出现胸腔积液。当幼虫进入胆道系统后,又可能会引起急性炎症,出现发烧、厌食等症状。 当幼虫在消化道内存活一段时间后又重新回到消化道,则会重复上述过程,导致病程迁延不愈。而当幼虫进入消化系统后,由于消化液的侵蚀及其他微生物的繁殖,其形态结构会发生改变,毒性也可能会减弱;同时,由于幼虫在消化道内的移动性较小,且缺乏相应的营养来源,最终会失去致病性。一般来说,只要做好日常的驱虫工作,并且保持好的饮食习惯,增强自身抵抗力,心丝虫病的发病率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