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吃了一点巧克力雪糕有什么?
巧克力的主要成分是可可豆,它包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20多种氨基酸(有人体必需氨基酸17种),还有维生素B族、胡萝卜素、钙、铁等矿物质和黄酮类、皂苷类等营养保健物质。 除了人们所熟知的可可碱外,目前发现的具有生物活性的成分主要包括单宁酸、儿茶素、黄烷醇、酚酸、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及各种维生素等,这些活性成分可能涉及抗氧化、抗炎、免疫调节、神经保护等多个方面的作用。
但并不是说吃了含有可可的生物活性物质的食品或饮料就会发生毒害作用。事实上,由于人体本身具备代谢功能,绝大多数情况都是能清除吃下去的有毒物质的——当然这也取决于食物中该有毒物质的含量以及身体状态。 但是如果一次性吃了大量的含可可的物质,或者长期大量食用富含可可类物质的食物,就有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首先是对血液中胆固醇水平的影响。实验发现,给予高脂血症大鼠高剂量的EGCG(25~40mg/kg体重,相当于人类服用量的数百倍甚至更大),4周后,与模型组大鼠相比,EGCG组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降低了30%,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了46%,而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没有显著变化。
给小鼠连续10天喂食添加有咖啡因的饲料后,小鼠血清中的胆固醇明显降低。另有研究发现,给大鼠灌胃1.5g/kg的咖啡提取物,7天后,与对照组比较,大鼠肝脏和血液中胆固醇都没有明显下降,认为喝咖啡对胆固醇的影响不大。 而巧克力则是由可可豆制作而成,含有的成分包括多酚、糖类和脂类等,对于血清胆固醇的影响可能有不同的来源。
荷兰研究人员曾进行了一项关于巧克力和胆固醇水平的临床试验,试验选取了89名患有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平均年龄为52岁,平均血清胆固醇水平为6.7mmol/L[>1.5×正常上限(ULN)],实验分4组,分别给予四种不同剂量(150、300、450和600毫克/天)的巧克力粉,连续服用4周。 结果发现,除最高剂量组(600毫克/天)外,其他各组的胆固醇水平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比服用前有所降低;而且随着巧克力的服用量增加,低 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也不断下降,但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则会稍微上升,说明巧克力的降脂效果是明显的且副作用是比较小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服用期第2天和第4天,受试者血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出现了暂时性升高,这可能是由巧克力中含有的反式脂肪酸引起的。
不过,如果仅仅从含可可的生物活性物质的角度来看,引起血液胆固醇升高的几率并不大。 比如儿茶素可以通过胰岛素信号通路控制胆固醇代谢。有实验使用儿茶素处理肝细胞,发现儿茶素能够刺激肝脏脂质代谢,导致胆固醇合成减少,进而降低胆固醇水平。同时,也有实验通过对比儿茶素和维生素E对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来评估这两种成分的生理活性,发现儿茶素具有更出色的抗氧化能力,从而起到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所以,如果是健康的成年人,平时也没有刻意节食,偶尔吃了一大块巧克力并不会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反倒是每天只吃两粒水果硬糖,连续吃一个月有可能导致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