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身上会有什么?
谢邀 可能有很多吧. 细菌,病毒,寄生虫… 先说大家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弓形虫(以下简称TO) 首先,我们要知道,无论是宠物猫还是野外的流浪猫,身体里都有可能存在弓形虫。 因为弓形虫的适宜温度是35℃左右,而猫咪的体温大约是38℃,所以体内温度适合弓形虫的生长与繁殖。 并且,要特别说明的是,尽管弓形虫可以在消化道内存活,但它是无法穿过消化道黏膜进入血液和器官的,它唯一可以进入体内并有可能增殖的部位就是消化道壁上的绒毛上皮细胞上。 当猫咪进食时,弓形虫随食物进入消化系统,经过消化液的作用,其外壳被溶解,然后进入胃肠壁上皮细胞表面,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部。此时,如果食物中营养充足,弓形虫不致于被淘汰,它将在这里进行繁殖,然后随着粪便排出体外。 当然,在排泄的过程中,可能会有少量弓形虫逃避了肠道内的杀灭机制,得以在外界环境中存活下来。但是,它们在外界环境中生存的能力是非常有限的,不耐干燥、高温、紫外线及一般消毒剂。 如果有铲屎官不幸踩到了弓形虫,只要及时清洗,保持手部干燥,就不至于患病。 但是,如果你家里有刚出生的宝贝猫咪,一定要小心再小心!因为刚出生的幼猫抵抗力非常弱,又正处于啃咬指甲、抓挠皮肤、爱舔毛发的阶段,一旦手指被它舔到,或者指甲缝里遗留的残渣被它吃到嘴里,就很容易感染上弓形虫。 对此,建议大家在每次清理完猫咪的粪便后,勤洗手,避免用未清洁的手去揉搓眼睛和挖鼻孔。 对于已经成年的猫咪,定期喂服抗弓形虫的药物是可以有效预防该寄生虫感染的。 不过,需要特别提醒的是,由于孕妇感染弓形虫后可能会导致胎儿流产或畸形,故建议孕期女性远离猫屎咖啡以及一切可能会接触到弓形虫的食物。
其次来说一下常见的寄生虫—绦虫 这种寄生虫比较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因此喜欢在肠道里寄生。 它的幼虫期会在胃肠道里四处游走,当遇到消化道蠕动停止或是发生肠梗阻的时候,幼虫会钻出来,跑到胆道或者是消化道壁上去吸食营养物质,进而诱发急性炎症反应;此时,如果猫猫不吃不喝,身体抵抗力和免疫力下降,就可能引起比较严重的不良反应。
通常情况下,医生会通过便检发现虫体来确诊,然后对症给药驱虫即可。 其实,除了上述说的弓形虫、绦虫,可能还有蛔目、异尖目等寄生虫也有可能感染猫咪。 所以,做好猫咪的外寄生虫预防工作极为重要—— ① 按时做体内外驱虫,一般推荐每月一次体外驱虫,每3个月一次体内驱虫;
② 多清洁环境,特别是角落、床底下,减少潮湿、发霉机会; ③ 注意环境卫生,定期给玩具消毒,勤换毛巾、每天清洗餐具,减少病菌传播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