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知道打的疫苗真假?
1、从疫苗本身鉴别,通过目测或显微镜观察疫苗瓶上的标签内容和疫苗瓶内的液体外观,如见到标签脱落或者字迹模糊不清等可疑情况时;或者通过观察免疫接种证上标的疫苗批号、有效期等内容与目前所使用疫苗的包装是否一致等来初步判断所注射的疫苗是否为假疫苗(见图1)。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疫苗采用冻干工艺制成,由于在生产的过程中会加入一定量的稳定剂,因此肉眼看起来可能呈暗灰色,但不是黑色的疫苗就是假的。
2、利用电子手段来识别,可以通过手机扫描药品包装盒上的二码(药品监管码和疫苗追溯码)来查询产品信息,看其是否存在问题;还可以借助支付宝的“疫苗管家”小程序进行扫码验真;部分城市还开通了微信扫码服务,只需在微信中搜索所在城市名+疫苗,即可第一时间获取疫苗接种相关资讯和疫苗防伪验证等贴心服务(如广州可以搜索“广州疾控”)。另外,不少疫苗企业也开通了在线查询的服务,消费者可以登录相关网站进行查询(网址附后)。 目前,大部分疫苗生产企业均使用了数字化车间,对生产过程进行了全程管控,每一个疫苗产品都拥有独立的编码,通过二维码可以追溯到每一支疫苗的生产时间、批次以及全部流通环节等信息。一旦群众发现疑似问题疫苗的时候,可以通过这条线索快速查到该问题疫苗的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批次、流向等信息。
3、拨打热线电话求证。 消费者还可以通过拨打有关部门设立的监督电话等方式进行查证。目前,国家药监局设立了投诉举报电话:12315,公安部建立了打击食品药品犯罪平台:010-66269526,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建立了举报投诉热线:010-85224222,此外还有各省(区、市)级药监部门设立的投诉举报受理电话。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疫苗需要接种2针或者3针,如果在接种第1针之后间隔时间不到或者未按规定接种,就很容易造成受种者前功尽弃甚至危害健康。例如:乙肝疫苗需要接种3针,接种第1针后,间隔一个月接种第2针,间隔半年接种第3针;甲型肝炎灭活疫苗接种3针,第一针接种后,第二针于一个月后接种,第三针在接种第一针后的6个月接种。